EN

展覽

/ 展覽 / 歷年展覽

歷年展覽

彩瓷雲心—高英士先生市拿陶瓷蒐藏展
彩瓷雲心—高英士先生市拿陶瓷蒐藏展
彩瓷雲心—高英士先生市拿陶瓷蒐藏展
彩瓷雲心—高英士先生市拿陶瓷蒐藏展
彩瓷雲心—高英士先生市拿陶瓷蒐藏展

彩瓷雲心—高英士先生市拿陶瓷蒐藏展

展期 | 2022.10.20-2023.08.31

瓷器技術是中國在工藝領域裡一項獨特且重要的發明,從漢代首次燒瓷成功已降,乃至唐代國際貿易,瓷器一直都是文化物質交流的核心,它的優雅、細膩,深受海內外喜愛。及至今日,瓷器依舊在人類社會裡扮演重要角色,更超越了民生器物的範疇而進入藝術創作的領域。

1990年代,長興集團創辦人高英士先生於高雄圓山飯店第一次接觸到了市拿陶瓷,對於作品精練的圖繪以及無瑕的形制甚為激賞,從此與這個有著「現代官窯」美名的品牌結下了不解之緣。「市拿陶瓷」於1972年由許自然先生創立,以仿古瓷為起點,將中國古典瓷器的細膩美感重新呈現給大眾,是促使鶯歌地區成為藝術陶瓷器重鎮的重要推手。

本展覽啟發自高創辦人對於市拿陶瓷創作理念之認同--在傳統工法與創新設計兩大脈絡下,創造實用性及觀賞性兼備的作品,由此精選出百餘件市拿瓷器。依據其花色與技法,分列「青花」、「鬥彩」、「釉裡紅」、「五彩」與「粉彩」等不同主題,呈現出市拿陶瓷最出色的一系列作品。

高創辦人蒐藏瓷器逾三十年,市拿陶瓷一向為其蒐藏重心,以品質與稀有程度而言皆屬上乘,本次展覽特別感謝「市拿陶瓷」許明曉先生及夫人許鄭紋寬女士割愛自藏珍品,豐富展覽內容。經過策展團隊審慎安排,以「傳統瓷器之美」為主軸精選作品以饗觀眾,期待參觀者能透過本次特展一窺數世紀來世人對瓷器藝術的無限嚮往。



子題一:市拿陶瓷

1972年,臺灣正時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時代氛圍下,熱愛陶藝的許自然先生在走訪各大博物館認識了瓷器之美後,興起了製作仿古瓷器的念頭,因而創立了市拿陶藝,同時也成為鶯歌第一家專門製作藝術陶瓷的窯廠。市拿陶藝從製作仿古紋飾瓷器發軔;後逐步創新,結合不同的新舊式器形與藝術圖樣,並在遵循傳統的優良技法下,加入新穎的藝術元素而成經典,且作品廣為商賈政要所喜愛,因而譽有「現代官窯」之美名。

市拿陶藝在製作上保留了傳統工法與創新設計的兩大脈絡,除既有的仿古傳統精神與工法,在作品形制外觀設計上,瓷器的器型推陳革新、器身的藝術彩繪皆堪稱極為精緻、毫不馬虎。而在傳統與創新兩者並重的精神下,窯廠成立的數十年間亦培育出多位陶瓷工匠與繪師,間接引領了鶯歌別具在地特色的陶瓷藝術榮景,可謂製作藝術陶瓷之先驅角色,也因這份對於傳統與創新文化精神傳承的重視,使得市拿的陶藝作品成為了臺灣文化內涵中兼容並蓄的象徵。


子題二:陶器、瓷器與炻器介紹

【陶器】

自新石器時代開始,陶器便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舉凡作為容器使用的盛裝、貯藏、炊煮,乃至儀式性的祭祀或喪葬等各類活動中皆能見到陶器的身影。一直到今日,陶器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依舊相當普遍。

陶器在製作上主要先以含有玻璃成分(矽酸)的黏土塑形,並於施釉後以約攝氏800度至1200度之間的溫度燒成。陶器的胎體堅硬,且質地結構上較瓷器鬆散、氣孔更多,因此表面帶有吸水性,而這些特點也使陶器具有保溫與蓄熱性佳的特性,常見廚具「砂鍋」即為陶器的一種。

【瓷器】

瓷器的製作技術成熟於東漢時期。由於瓷土的可塑性高,因此可在燒製後作為器皿及其他生活用品使用,也因瓷器的造型、色澤與裝飾,均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實用性及觀賞性兼備之器物。

瓷器的原料主要為瓷土,其原料中的矽酸成份含量高於陶器;瓷器的製作在成形與施釉後,以攝氏1200度甚至1300度以上之高溫燒造,燒成後的釉與胎體近似於玻璃狀態,透光性佳且幾乎不具吸水性。瓷器的胎體較陶器更為堅固,輕敲可發出如金屬般的清脆聲響。

【炻器】

炻器學名為stoneware,臺灣主要稱「石陶器」或「粗陶土」,中國古籍內容則以「石胎瓷」稱之。

炻與瓷的差別主要體現於白度與透明度,炻器的製作首先以黏土塑成形,再經攝氏1200~1250度的高溫燒成器物。炻器的胎體緻密,經完全燒結後儘管質地相當接近瓷器,其胎體卻因未經高溫玻化而不具透光性;顏色則依胚土含鐵量多寡可從淺灰至黑色,且由於仍帶低比率的氣孔而具有吸水性。炻器擁有高於陶器的硬度且不如瓷器般易碎,具有耐酸耐鹼與熱穩定等特性。


子題三:青瓷

青瓷彩釉源自中國,特指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以浙江省的越窯及龍泉窯最為著名。其色調的形成主要來自於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雖然這種瓷器被稱為青瓷,但亦有白、灰、藍等不同色調,顏色取決於上釉的厚度、陶土的種類、彩釉的成分及焙燒的手法。

中國製瓷由來已久,歷代都有官窯,但一般提到青瓷的官窯瓷器,大多還是以南宋官窯系統為主。當時的官窯釉色,因為釉水配方突破,讓以前偏玻璃光、透明,且流動性較高的青瓷釉呈現出如玉一般的質感、視覺上更加溫潤。粉青色的青瓷尤其受歡迎,這種色調的代表性瓷器,即產自南宋時的龍泉窯。


子題四:青花及分水

青花瓷源於中國,是一種具白地藍花視覺效果的高溫釉下彩瓷器,常簡稱青花。唐代為藍釉陶瓷的濫觴,青花瓷在此時初見雛型,至元代大放異彩,更於明、清兩代持續發展,為中國陶瓷史上最知名的品種。

青花發色的關鍵來自鈷料。鈷料使用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2000年左右,據知當時在西亞便以其作藍色呈色劑。而中國在唐以前未見藍釉陶瓷,至唐代時絲路暢通繁榮,鈷料才得以傳入中國,自此被用作陶瓷燒製的釉料之一。

青花的製作,第一步是塑形,就是把泥做成想要的型制,成形後稱為胚;第二步為畫青花,用毛筆蘸調好的青花料在素胚表面繪畫;第三步為上釉,用釉把素胚表面全部蓋住--青花被稱為釉下彩就是這個原因;最後階段即為窯燒,經過12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灰黑的青花料會形成藍色花紋、泥漿狀的釉則轉為透明堅固的釉層、泥胚最終化做潔白堅硬的瓷器。

而青花分水又名「分水皴」,意指以筆蘸上青花料水,以筆導引料水流動將表面塗滿,早在元和明末的青花瓷皆可見到此種方法。此種工法甚為費時,為了呈現色彩變化,需事先準備濃淡不一的料水依需求使用,讓平塗的藍呈現出濃淡不同的色調。因此青花之美不只是簡單的藍色,而是如同中國水墨畫般飽含變化,故有所謂「青花五彩」。


子題五:鬥彩

「鬥」有遇合、拼合之意,為南方漢語,可用於「鬥陣」、「鬥攏」等。鬥彩指的是一種利用釉下青花勾邊、再將釉上各種色彩填塗於輪廓內的二次燒造技法。一般而言,要製作鬥彩瓷器,首先要在素坯上勾勒輪廓,完成後上釉高溫燒製,即形成一件僅有藍色線條的青花瓷--看上去類似水墨畫中的白描,接著在線條輪廓內填入各種色彩、再低溫燒製一次,就完成一件鬥彩作品。


子題六:五彩

五彩瓷從明代開始出現,反映了當時顏料選擇的多樣性。五彩的製作,是在燒好的瓷器上進行彩繪,再進行二次低溫燒製。由於燒好的瓷器已被釉層覆蓋,因此繪製時是畫在釉層上,又被稱為「釉上彩」。由於早期技術限制,古瓷上的五彩呈現基本沒有變化,在色彩的處理上只能使用單一的平塗,比如一片葉子,就只能是一種綠色。因此在視覺上稍顯生硬,故被喚作「硬彩」。


子題七:釉裡紅

釉裡紅約於晚唐出現,是古代陶瓷史上最有難度的技術之一。與製作青花相同,工匠以含有氧化銅的顏料在瓷胎上彩繪,再塗一層透明釉,續以高溫燒成,因此釉裡紅指的就是高溫釉下紅彩。

早期陶瓷器上出現的紅色多為低溫燒製的釉上彩,比如矾紅;釉裏紅之所以少見,就是因為製程中對火侯的控制有精確要求,稍有差池便前功盡棄。當它與青花搭配的時候,製作難度更是幾近嚴苛,因為兩者是在窯裡一次燒製,但要達到彼此理想狀態的條件並不相同,在沒有溫控與測氧設備的年代,此類工法全憑經驗,形容成品萬中取一可說是毫不過分。

由於製作之難,釉裏紅並沒有標準色。一般來說,自然是越紅越好,看起來如同紅寶石甚至豬肝色最為理想,但偶而出現淺紅甚至淡灰的型態,依舊受到藏家歡迎。


子題八:粉彩

粉彩相對於五彩,又被稱作「軟彩」,這項工藝於康熙末年出現,由清朝的耶穌會教士帶到中國,促進了瓷繪技術的進步,這種新穎的裝飾技法直至雍正及乾隆年間都廣受歡迎。

粉彩與五彩最明顯的差異,在於粉彩在單一色彩的呈現上也能有所變化,而這種變化來自於工匠對於白色的掌握。粉彩與五彩相同,都是屬於釉上彩,因此是在燒好的瓷器上進行繪製,再低溫燒製一次。填色時先要填上一層名為玻璃白的白色,然後在白色之上再覆蓋一層所需色彩,接著再水洗外層的顏色,依據水洗的程度,洗得多的部位,該色彩就會較淡;洗得少的部位,該色彩就會較重。上述顏色的差異使整件作品顯得粉嫩柔和,與硬朗的五彩形成鮮明的對比。

由於製作上需要有兩層以上的顏色,粉彩瓷的顏料層往往有一定的厚度,摸起來也較其他釉上彩更為凹凸不平。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我們的隱私及Cookies政策提供更多關於cookies使用及停用的相關資訊。 我接受